建筑的分类教学设计 | ||
内容 分析 | 本节课是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,是学生今后学习建筑构造相关知识的基础,具有重要的地位。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的建筑分类,学好这个课时的内容能让学生后续的学习事半功倍。 | |
授课 班级 |
2018 级建筑工程施工班 | |
教学 目标 | 知识与技能目标 | 能够掌握建筑的各种分类标准,如何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分类、按建筑物的层数分类及按建筑物的承重构件的材料来分类。 |
过程与方法目标 |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,学生能够掌握建筑物的分类,并能结合日常所见举例说明 | |
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| 1、通过自主学习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 2、培养学生开动脑筋,积极思考的能力 | |
教学重难 点 | 重点 | 理解建筑的分类标准 |
难点 | 利用建筑的分类标准正确区分各类建筑 | |
教学 方法 |
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:自主学习法、小组合作讨论法 | |
教学 工具 |
常规工具和多媒体 | |
教学策略 | 1、将教学分为课前自学、课中教学、课后练习三个阶段。通过课前自学,让学生初步学习所上课的内容,形成基本映像,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 2、课中教学,以学生学习为中心,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每节课的主要知识, 鼓励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。 3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,设计分层教学活动。引导学生分组,确保每组至少 一位有不错基础的学生,形成组内的互帮互助,创造整体发展机会。 |
教 学 过 程 |
PPT展示世界上高楼图片,提出问题: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,人们对建筑的需求 越来越大,世界各地的建筑层出不穷,面对身边多元化的建筑,我们又如何区分呢?同学们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学习环节。
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以下模块的任务。 建筑物——人们从事生产、生活和活动的房屋和场所。 构筑物——间接为人们提供服务。
2、按照模和数量分类 大量性建筑:住宅、中小学校、中小型医院、食堂、中小型影剧院等。 大型性建筑:大型体育馆(场)、影剧院、航空站、海港、车站等。 3、按照民用建筑的层数分类 对于住宅建筑而言: 低层建筑:1—3层。 多层建筑:4—6层。 中高层建筑:7—9层。 高层建筑:10层及10层以上。 对于其他民用建筑高度是不大于24m的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和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公共建筑。 不论是住宅或其他民用建筑物,高度>100m时均为超高层。
根据本节所学内容小组内相互讨论,完成下列问题的答案,并分组回答 1.下列属于建筑物属于居住类建筑的是( ) A.旅馆 B. 办公楼 C.学校 D.招待所 2.下列承重结构类型比较适宜于超高层建筑的是( ) A.砖木结构 B.砖混结构 C.钢筋砼结构 D.钢结构 3.下列属于中高层建筑的是( ) A.1~3层 B.4~6层 C.7~9层 D.≥10层 4.下列属于大量性的建筑是( ) A.鸟巢 B.水立方 C.首都国际机场 D.中小型工厂 四、课堂小结 建筑物可以按其功能性质、某些特征和规律分类,如按使用功能,按主要承重结 构材料,按建筑层数,按建筑规模和数量等划分。 五、课后巩固 1.完成本节练习册作业 2.采集身边不同分类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图片,并加以分类
|
板书设计 | |
教学反思 |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第一个环节是认识建筑的分类,我认为这个环节虽然是重点,但难度较小,所以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方式。课堂效果符合我的预想,学生用大约5分钟的时间掌握了这个知识点。我想原因有二:一是知识本身难度很小,二是自主学习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 |